A+ A-
A+ A-

国庆节,父母斥巨资买了一辆房车带全家自驾游。

妈妈在家庭群里@全员:出发喽,公主们做好准备!

我跟着大姐小妹回复收到,跑完最后一单外卖就骑着小电驴回校门口等待。

第一站接的小妹,她捧着西瓜发了个比耶的朋友圈:

就这个爸妈宠!国庆坐着房车一家人自驾西藏喽!

第二站大姐上车,她指着风格各异的两张小床拍视频:

还好爸妈不偏心,房车再小也能和妹妹一人一床~

看着整洁梦幻的少女风内饰,我窘迫地扯了扯身上被汗浸湿的外卖服。

直到学校闭寝,小妹在群里发了一条视频:

二姐看着真脏,她不会想着咱们带她出去玩吧?

视角里,房车从我的校门口驶过,我穿着黄色的外卖服蹲在那里,像没人要的小狗。

视频一秒撤回。

我直起僵硬的腿,把家庭群设置成免打扰,然后给站点组长发了条消息:

组长,我国庆不请假了,全勤还有吗?

跑满这个月外卖,我就能攒够去芬兰做人才交换的钱。

我没有家人,但还有值得追逐的梦想。

组长在电话那头劝我:

你不是想和爸妈出去旅游吗?

跟家里服个软,你一个小姑娘何苦让自己活得那么累?

我蜷缩了一下手指,声音苦涩:

爸妈没来接……不去旅游了。

他们工作很忙,下次吧。

下次吧。

这也是爸妈对我说过最多的话。

我出生时,他们正在忙着创业。

把我扔到乡下外婆家后,每个小长假,他们都会对电话那头的我说:下次回。

直到小升初的毕业考试,我拿了第一名,捧着奖状兴冲冲地跑到电话亭。

妈妈!我小升初考了第――

妈妈第一次声音尖厉地打断我:

童盛!爸妈在聊很重要的合作!你到底有完没完?!

都说孩子是来报恩的,怎么你就是来寻仇的呢!?

爸爸接过电话,语气严厉地指责:

童盛,爸妈在外面赚钱很辛苦,你什么时候才能懂事?

你真是我们亲生的孩子吗?太让我失望了!

那是我往家里打出的最后一通电话。

直到上高中,我被特招到市里念重点,爸妈终于想起乡下还有个我。

进城后,我才知道爸妈早已经创业有成。

他们带着大姐和小妹住在 2 层小别墅里,姐妹俩各有一间精装公主房。

而我只能住在一楼的客人房。

我也曾暗暗期待父母能发现这些年对我的忽视。

可比起一直带在身边的大姐,和一出生就在享福的小妹。

我只是三姐妹中,不懂事又不亲人的老二,可有可无。

然后这种忽视,在高考那年,就转变成了恨。

爸妈恨我考上了妹妹的第一志愿,而她却落榜了。

她们都觉得是我抢了妹妹的气运,她才没考上。

手机弹出的消息打断了我的思绪。

妈妈给我转了 300 块。

本月的生活费,省着用。

我泪眼模糊地笑出了声。

这个月的最后一天,妈妈才想起给我转生活费。

300 元,就是家里给我规定的生活标准。

大一时,我委婉地和爸妈说 300 块不太够用。

这些钱我在食堂都吃不饱,更不要说社交和必要支出了。

我把自己一天的花销拍成视频发给妈妈。

却换来她带着怒气的责骂:

你一个农村长大的小孩,跟谁学的花钱大手大脚?

爸妈赚钱多难,不求你分担,但求你懂点事!

我难堪得红了眼睛,不再参加社团,买最廉价的三无卫生巾用。

和父母要钱,成了一种很耻辱的行为。

所以老师推荐我去芬兰做人才交换时,我的第一反应不是开心,而是焦虑。

我计算着交换两年的成本,彻夜失眠想怎么赚钱。

这学期一开学,我就用课余时间去跑外卖。
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