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+ A-
A+ A-

几日后,我和母亲一起进宫谢恩,刚踏入贤妃的宫殿,便看到素娘和太子也在殿内,素娘正跪在地上,一脸的楚楚可怜。

看见我进来,贤妃立刻大声喝斥道:“还不赶紧给昭儿道歉!”

素娘端过一杯茶跪在我面前,举过头顶:“还请姐姐原谅我的不是,素娘给姐姐赔礼了,请姐姐喝了这杯茶吧。”

我环顾四周,旁边还有几位内宫妃嫔,正等着看好戏。

我退后一步:“臣女当不得素素姑娘一声姐姐,母亲只生了我一个女儿,家中并无其他姐妹。”

“而且,素素姑娘总来我面前赔罪,到底为了何事道歉,还是要有个说法才是。”太子一把扶起素娘,不耐烦地看向我:“没想到,你宋昭号称京城贵女,名门闺秀,也是这般工于心计的人,为了一点小事,几次三番地刁难人。”

“素娘这般卑微,跪地与你敬茶,我跟母妃都在场,你都敢如此嚣张,若等你嫁进东宫,素娘还不知要被你折磨成什么样!”

太子咄咄逼人,一把抢过那杯茶,往我脚边一掷,滚烫的茶水泼在我的手上,手背上立马红肿了一片。

他没料到茶水如此滚烫,愣了一下,“我不是故意的……”

母亲已失声叫起来:“快传太医!”

贤妃也呆住了,她本想为太子撑腰,为难一下我这个“未来”儿媳妇,展示一下她做为太子生母的高贵地位,没想到太子竟将我烫伤了。

我毕竟是丞相嫡女,在贤妃宫里,因为一个青楼女受了此等委屈,传出去简直是笑话。

她急着叫道:“快来人,拿冰块来,太医呢!怎么还不来!”

正乱成一团,忽然,内侍的传报声传来:“皇上驾到~”

穿着龙袍的皇上大步迈进来,身后还跟着父亲,他边走来边笑道:“听说今日老师的妻女都进了宫,正好,咱们一起吃顿家宴……”

父亲跟在后面正笑着,抬眼看到我,立即变了神色:“昭儿,你的手怎么了?怎么烫成这样!”

皇帝驾到,大殿里跪倒了一片,素娘早已瑟瑟发抖,太子瞬间白了脸。

皇上坐在主位,微微皱眉:“这是怎么回事?贤妃,为何丞相的千金在你宫中受了这么重的伤?”

我忍着痛,红着眼睛跪下:“臣女宋昭,拜见陛下。”

“方才,太子殿下恼怒臣女不接素素姑娘的茶,便将茶盏丢在了我脚下,臣女这才被茶水溅到,烫伤了手,太子应该不是故意的,不碍事。”

父亲走过来,一把握住我的手,心疼道:“这这这,从小到大,昭儿连油皮都没破过,怎么伤成这样,若留疤可怎么得了!”

说完他抬眼看向太子:“殿下,若小女做错了事,您大可告诉微臣,让我这个做父亲的来教训她,您何必对一个弱女子动手呢?”

“小女虽不才,却也是我和夫人悉心教养长大,太子为了一介青楼女,不顾君臣情分,这样为难我的女儿,实在是寒了臣的心。”

几位看戏的嫔妃,见风向变了,也开始添油加醋。

“殿下糊涂啊,一个青楼女,殿下为了她这般大动干戈,那日带着人去丞相府闹事不算,今日又来一遭,如此行事,实在不是储君之为。”

“昭儿小姐与你青梅竹马,便是看在从小的情分上,也不能这么对她啊。”

皇上看着谢晏州,目光深沉:“晏州,你身为太子,居然为了一个青楼女做出这样的事,实在是让朕失望至极,你看看你,哪里有一点储君的模样!”

贤妃勉强笑着:“昭儿,太子不过跟你开个玩笑罢了,你们从小一起长大,你早就是内定的太子妃,等以后你们成亲了,他肯定能懂事,再也不会这么对你,是不是啊,晏儿。”

太子忙醒悟过来,低着头说道:“是,日后儿臣一定会好好对昭儿。”

然后他走过来,将我扶起,一脸的温柔小意:“昭儿,对不起,都是我的错,你就原谅我吧,我日后一定洗心革面,你知道的,我这个人就是心软,素娘她身世可怜,我不过是怜惜她几分罢了。”

我却收回自己的手,转身跪在皇上脚边,含着泪道:

“陛下,太子与素素姑娘两情相悦,三番两次为了她与我生怨,原本您赐下这门婚事,是为了结两姓之好,如今却闹到这番境地……臣女斗胆请求陛下,收回旨意,昭儿不愿嫁入东宫。”

“愿得一人心,白首不相离,两相情好方能长长久久,既然太子心中有了素娘,臣女愿意成全太子,请陛下收回成命。”

父亲和母亲也赶紧跪下:“请陛下收回成命。”

贤妃冷笑一声:“丞相大人,当初说好了,昭昭是要嫁入皇家的,虽未明旨,却也是皇上口谕,君无戏言,宋家难道是要抗旨不成?”话里满是威胁之意。

父亲皱着眉,几欲发作,我看着高高在上的贤妃,和一旁看戏的太子,心中已然做了决定。

我轻轻地抬起头,白玉一般的脸上露出坚毅之色,眼角带泪,看向坐在一旁的皇上,脆弱而又坚决地开口:“陛下是说过,要结两姓之好,却未曾说一定要我嫁入东宫,既然如此……”

“昭儿请旨,愿进宫侍奉,请陛下恩准。”

我的话音一落,所有人都呆住了。

贤妃厉声尖叫:“大胆,你一介臣女,不过是给你些颜面,你居然痴心妄想入宫侍奉皇上!”

太子也跳了起来:“宋昭,你可是与我议过亲的人,怎么能进宫侍奉父皇,简直荒唐!”

我直视着他们母子,眼里带了几分淡漠:“宫中并未有明旨赐婚,一切不过都是传言罢了,我宋氏女入宫,有何不可?”

“天子英明神武,威震四方,爹爹从小便对我说,日后要嫁儿郎,便要找像陛下这样的人,文能提笔安天下,武能上马定乾坤,陛下是大英雄,昭儿想要嫁英雄,又有何不可?”

贤妃一声冷笑:“你想得美,你是什么身份,胆敢肖想陛下!”

一直在殿内旁观的妃嫔中,有一位淑贵嫔,本是贤妃的死对头,她一直按兵不动,此刻却站了出来。

“皇上,臣妾认为,丞相之女入宫,未尝不可。”

“如今后宫嫔妃少之又少,这么些年,陛下不选秀,导致后宫子嗣也少,而宋氏女兰心慧质,自幼便遵循闺阁之训,从前太后也曾赞过,说她是京中明珠。”

“宋小姐是丞相的老来女,丞相曾是帝师,算起来,她与您才是同辈人,家世清白,又知根知底,正是入宫为妃的合适人选。”

“如今宫中后位空悬,子嗣稀少,朝臣们早就议论纷纷,若宋氏女入宫为妃,充实后宫,也可以堵住朝臣们的嘴啊。”

母亲见状,担忧地看向了我,我用眼神安抚住她,宋家骑虎难下,早没了退路,太子并非良人,我绝对不能放任宋家与他绑在同一条船上。

像他这样的蠢货,弄不好,是要牵连全族的。

与其最后落得抄家灭族的境地,不如博一把,入宫为妃,他日若能更进一步,焉知非福。

贤妃脸色发青,万万没想到事情会闹到这一步,她急忙道:“皇上,此事万万不可。”

我却开了口,俯首再求:“臣女仰慕陛下已久,求陛下恩准臣女入宫侍奉。”

皇上微微一笑,看向我:“果然是老师的女儿,锦口绣心,敢作敢为,朕也不能薄待了你,便封为贵妃,择吉日进宫吧。”

天子一言九鼎,此事便定下了,大殿上众人神色各异,贤妃和太子早已脸色铁青,各位嫔妃也在心里打起了盘算,毕竟论身份,满宫妃嫔,哪个能高过我去,若能生下皇子,难保日后是什么光景。

就连贤妃,也不过一个五品官家出身,靠着诞育长子之功,才在先皇后去后,拿到了协理六宫之权,因她行事跋扈,宫中不满她的人多了去了。

各位嫔妃看我的眼神都变得不一般起来。
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